新闻中心/ news

您的位置:首页  -  新闻中心  -  微晶玻璃COD消解器清洁与消毒规范操作

微晶玻璃COD消解器清洁与消毒规范操作

更新时间:2025-09-04      浏览次数:12
  微晶玻璃COD消解器是水质化学需氧量(COD)检测的核心设备,其微晶玻璃材质虽具备耐高温、耐腐蚀特性,但长期使用后易残留有机物、无机盐及微生物,若清洁与消毒不规范,可能导致交叉污染、测量结果偏差甚至设备损坏。规范的清洁与消毒操作是保障检测准确性及设备寿命的关键。
 
  一、清洁操作规范:分步骤去除污染物
 
  1.消解完成后即时处理:实验结束后,待消解管冷却至60℃以下(避免高温烫伤及微晶玻璃骤冷开裂),佩戴耐高温手套取出消解管,倒出废液至专用废液桶(含强酸/氧化剂的废液需单独收集并按危废处理)。
 
  2.初步冲洗:使用去离子水(电阻率≥18.2MΩ·cm)快速冲洗消解管内壁及消解器托盘,去除大颗粒悬浮物;若残留大量有机物(如高浓度废水样品),可先用软毛刷(材质为尼龙或聚四氟乙烯)轻刷管壁,避免划伤微晶玻璃表面。
 
  3.深度清洁:针对顽固残留(如油类、重金属络合物),配制5%~10%的稀硝酸溶液(或根据污染物类型选用1%氢氧化钠溶液),将消解管浸泡15~30分钟,再用去离子水冲洗3~5次至pH试纸检测呈中性(6~8)。消解器托盘及内部腔体需用湿润的无尘布擦拭,禁用钢丝球或硬质刮具。
 
  4.干燥处理:清洁后的消解管倒置置于通风柜内自然晾干,或用洁净压缩空气吹干(避免水渍残留);消解器腔体开启通风模式,确保无水分积聚。

 


 
  二、消毒操作规范:抑制微生物滋生
 
  1.常规消毒:每周至少一次对消解管及托盘进行消毒,可采用75%乙醇溶液浸泡消解管10分钟,或用紫外线灯(波长253.7nm)照射消解器腔体30分钟(照射距离≤30cm,强度≥90μW/cm²),杀灭常见细菌及芽孢。
 
  2.特殊污染消毒:若检测过含病原微生物的样品(如医疗废水、养殖污水),需使用2%过氧乙酸溶液浸泡消解管20分钟,或采用高温高压灭菌(121℃、15分钟,仅限耐受材质的消解管),随后用无菌去离子水冲洗并全部干燥。
 
  3.设备表面消毒:消解器外壳及操作面板每日用75%乙醇棉球擦拭,避免液体渗入电路缝隙;控制按键等频繁接触部位需重点消毒。
 
  三、注意事项
 
  •清洁消毒前需断开电源,防止漏电或元件损坏;
 
  •微晶玻璃忌骤冷骤热(如消解后立即用冷水冲洗)及强机械冲击(如硬物碰撞);
 
  •定期检查消解管是否有裂纹(微晶玻璃破损会释放颗粒污染样品),破损管需立即停用并更换。
 
  对微晶玻璃COD消解器规范执行清洁与消毒流程,可有效避免交叉污染,确保COD检测数据准确可靠,同时延长微晶玻璃消解器使用寿命,保障实验室安全与高效运行。
公司简介  >  在线留言  >  联系我们  >  

CONTACT

办公地址: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南环西路999号

TEL:18805268890

EMAIL:278752019@qq.com
扫码微信联系
版权所有©2025 泰州市加权仪器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   备案号:苏ICP备20014514号-1   sitemap.xml技术支持:化工仪器网   管理登陆